73602部队幼儿园教育笔记
(2022~2023学年 第一学期)
班级 | 大二班 | 日期 | 2022.10.21 | 教师 | 孙丽丽 |
标题 | 外套去哪了? | ||||
天气逐渐转凉了,这天下着毛毛雨。下午离园时,陶苏昊的妈妈来得较晚。“老师,您看到陶苏昊今天穿的绿色外套了吗?我在衣架上没有找到!”我回忆了一下,陶苏昊今天确实穿了一件绿色外套,中午热的时候脱了下来。“陶苏昊,你把衣服放在哪里了?”我问陶苏昊。“我就挂在衣架上了呀!” 陶苏昊很肯定地回答,还用手指着衣架给我们看。这时,我看到衣架上还挂着一件绿色外套,陶苏昊妈妈说那件不是陶苏昊的。我想应该是被人拿错了。 第一天早上,邵琪雅和爸爸来幼儿园时,邵琪雅爸爸拿了件绿色外套向我们道歉:“昨天是阿姨来接邵琪雅的,她把别人的衣服拿回家了,真是对不起!”事情似乎就过去了。想到孩子们在幼儿园经常会拿错衣服、玩具等,我在晨间谈话时问孩子们如何才能避免拿错东西。“老师,让小朋友来找不同吧!” 邵琪雅想出了一个好办法。我便把两件衣服用衣架挂起来,问:“这两件衣服一样吗?”“一样。”“不一样。”“再仔细看看。”我提醒着。这时说“一样”的孩子马上发现了不同。“那为什么刚刚有那么多人说一样呢?”我追问。“因为没看清。”“那你们可要看仔细了,我们来玩一个找不同的游戏。”孩子们的眼睛可真亮,连细小的不同都找了出来。最后,邵琪雅站了起来:“老师,还有一个不同,我那件衣服上有一块黑色的水彩笔印记,是上次画画的时候我不小心弄上去的。”“邵琪雅,原来你认得自己的衣服呀,那昨天怎么会拿错呢?”“昨天是老师帮我拿的!” 邵琪雅说。看来更大的问题在于孩子没有自我服务的意识。于是我说:“我们已经是大班孩子了,自己能做的事是否应该自己做呀?”……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。最后大家一致认为,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,如衣服、玩具等要自己保管好,要记住自己的物品的特征,这样就不会拿错了。从此以后,很少有孩子拿错东西了。 拿错衣服事件让我认识到,我们可以抓住生活中偶发的、具有代表性的事例,挖掘其教育价值,引发孩子主动讨论、思考,并通过“做”来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