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,进入江宁区73602部队幼儿园网站!

当前位置:首页>教育教学>>教育科研>> 文章

幼儿之间的语言

发布时间:2017/6/3 14:47:48 作者:张园园 浏览量:1469次

    许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,可实际上,有不少孩子的不听话,未必是真正的不听话。当孩子出现家长认为是问题的“问题”时,如果家长只凭“眼见为实”的“结果”,就按照惯性思维来判断孩子的行为,就使孩子失去了辩解和反驳的机会。此时,孩子感到很委屈,想说清楚,不是被打断就是着急之下说不出来,只好使用哭来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。
  当孩子哭了以后,孩子以为可以得到同情和理解,但实际上是更坏了,孩子陷入了一个逻辑怪圈。因为孩子这样的表现,恰恰反证了家长的“疑猜”,认为孩子“心虚”了。此时,就算孩子勉为其难地说出了真相,但到父母的耳朵中,一句都不相信,反而成为撒谎或圆谎了。于是,家长甚至会使用更为粗暴的举动来制止孩子,使孩子有苦难言。
  如果孩子被委屈,不但不哭而是“恨恨”地看着父母,是不是可以得到解释的机会?可惜,这对开始就没有倾听孩子的家长来说,更加糟糕!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孩子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,而进行的故意反抗!此时,气不打一处来的父母,看着不服管教的孩子,同样会采取比较极端的手段来“惩罚”孩子,以此保证自己的控制权和管教权。

版权所有:江宁区73602部队幼儿园

备案号:苏ICP备2021048345

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